一些河道污染问题,以及混凝土、畜禽养殖、石材加工行业环境问题等等,只有依靠部门综合联动执法,才能得到根本解决。
赵英民表示,土壤污染分布差异大。海河流域污染严重水体大量存在,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占35.7%。

他建议,党政负责人环保责任应写入法律。在146家工业园区的2523个土壤点位中,超标点位占29.4%。2016年汛期(6-8月)京津冀有卫星影像的333条河流中,227条断流。他透露,海河、黄河、辽河等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远远超过国际公认的40%的生态警戒线,20%-40%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量被经济社会用水挤占,部分河道生态流量严重不足。据他介绍,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壤环境风险防控管理体系尚未形成。
赵英民说,需要进一步查明农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积、分布及其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中的土壤污染超标率是点位超标率,反映的是全国土壤污染的总体态势,并不代表土壤污染的分布和状况。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4月30日至5月3日,华北黄淮等地还有间歇性轻度霾天气。
以VOCs为原料的锅炉生产加工等。柳树生成柳絮还排放VOCsVOCs是一个总称,是指任何能参加大气光化学反应的有机化合物,主要包括烷烃、烯烃、芳香烃及各种含氧烃、卤代烃、氮烃、硫烃等。森林滞尘作用明显但不会减弱风力目前,北京的各类公园、自然保护区、百万亩平原造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和三北防护林工程所形成的林带,都对北京的雾霾防护起到了一定作用。余新晓说,项目组还研发了道路防护林配置技术模式、社区散生林木高效滞尘树种配置技术模式等以达到最佳削尘等效果。
人工林长得再高也不过2030米,只能对近地面有影响,不会减弱高空的大风。而且气流在穿过森林后,很快就会恢复。

特别是在控制污染物的精准程度上存在着很大欠缺,如要想精准锁定目标,就得研究臭氧和PM2.5如何协同。进入4月,北方多地都迎来了柳絮飘飞的高峰期。十三五期间VOCs总量要下降10%浙江工业大学副校长陈建孟教授说,从VOCs废气排放来看,有自然源、人为源、移动源和固定源。树林是道路污染源、居民区以及其他区域间的重要生态屏障,因此,紧靠高速路的位置要设置滞尘功能强的紧密结构林带,使PM2.5等尽量被吸收或阻滞在林带内,能有效改善防护区域的环境质量。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院长叶代启教授说,人为源中,工业源比例占一半,移动源和生活源分别占是1/4左右。并非是花粉这样的大颗粒物导致人群不适,而是植物开花时排放了VOCs,VOCs粒径很小,人体吸入后或生成PM2.5吸入后,使过敏人群产生种种不适。除普通草本植物外,还要注重观赏花木、阔叶乔木、食用果树、药用植物和芳香植物等搭配种植。据森林对PM2.5等颗粒物的调控功能与技术研究项目研究显示,总体来看,针叶树种的滞尘量要高于阔叶树种。
公众熟知的甲醛、苯也属于VOCs。京津冀地区联防联控,也首次将VOCs首次列为4类重点污染物之一。

落叶乔木类,垂柳会产生烷烃、醇类。我国PM2.5成因复杂,来源广泛,其中50%来自燃煤、机动车、扬尘、生物质燃烧等直接排放,其他来自空气中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转化而来的二次污染。
但柳絮并非是最让人厌烦的。余新晓说,植物对雾霾有双重影响,一方面是能沉降、阻滞和吸附颗粒物,另一方面是排放植物源VOCs,二次生成PM2.5,对大气影响非常复杂。造成VOCs废气的工业源里包括煤化工、石油化工等从生产,到储存、销售过程。还有日用品消费、化石原料、生物质燃烧和农药使用等。为削减PM2.5,除控制VOCs排放外,还要对二氧化硫、烟粉尘、氨等污染物进行控制。PM2.5平均浓度大幅超标 成因复杂4月的空气情况是我国当前复杂空气状况的一个缩影。
余新晓说,如灌木会排放烯烃、烷烃和醇类,排放量是金银木>金叶女贞>大叶黄杨。在第21届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研讨会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王志华介绍说:大气污染是当前我国面临的突出环境问题,不少地区的环境污染形势严峻。
根据国家要求,十三五期间VOCs总量要下降10%。4月17日,北方遭遇今年最大范围沙尘天气,北京PM2.5浓度一度达重度污染。
常绿乔木会产生烯烃,圆柏>乔松>油松。移动源里80%是道路移动源。
按照现在的生活生产发展方式,VOCs增量是非常惊人的。这种说法并不正确【专家建议】王灿发提出,应加强与环保法相关的配套立法建设,包括《排污许可证管理条例》《环境监测条例》《生态红线划定管理条例》、土壤污染防治法、自然保护区法等法律法规。在机构建设方面,2016年的环境监察执法机构数比2014年增长24%。
同时,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情况尚无大的改观,企业超标排污的情况仍然存在,甚至有相当部分的国控企业也存在超标排污情况。报告显示,有47%的受访者坦言不对垃圾分类,还有19%分类后扔进同一个垃圾桶,这为垃圾集中处置增加了难度。
【专家建议】王灿发认为,各部门制定的有关环保方面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及标准,应相互征求意见,避免不同部门就相同事项作出相互矛盾的规定。但公民对环境保护义务的了解和履行仍有不小差距。
在损害求偿权方面,报告查询到的环境私益民事案件的数量逐年递增,其中2016年的案件数为1707件,大于2014年和2015年的总和。在执法人员素质提升的同时,环境执法的财政投入也大幅连续增长,2016年环保部在环境执法能力建设方面的投入比2015年增长107%。
先后发布了《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按日连续处罚办法》《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查封、扣押办法》《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办法》《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办法》《关于加强环境保护与公安部门执法衔接配合工作的意见》等35项有关环境执法的配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并发布了65项环保标准,使得环境执法依据具体化、程序化、规范化,解除了执法人员在适用法律时的困惑和疑虑。同时,提升基层环境执法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水平,规定进入环境执法队伍人员的专业资格和条件,防止滥竽充数。这部被称为史上最严长出牙齿的法律实施两年多,效果如何?4月20日,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所发布了新环境保护法实施效果评估报告。另外,水污染防治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修订,也应加快步伐。
许多人很少了解和掌握,也难以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新环保法实施后的两年内,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为了适应环境保护执法的需要,大力开展了环境执法能力建设。
进一步加强环保执法与司法的衔接,加强法院、检察院、公安等部门的专业化培训,建立完善环保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多部门联动联合执法机制。不依法公开问题较普遍在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方面,报告指出,大多数环保部门能够按照新环保法的要求主动在其官方网站公开涉及环境质量、环评、环保验收、行政处罚、行政收费和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等方面的信息,且有较多环保部门在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方面的做法已超出了法律规定的最低要求。
住建部根据环保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在城乡规划与建设过程中强化了环保和生态理念,从受损环境的治理与修复和环境生态功能的提升两大方面,多措并举推进生态城市建设。各地纷纷制定符合各自行政区划特点的地方行动方案,并出台了各项措施,为目标的实现保驾护航。 |